■建立持續性照顧模式 維護癌症病童就學權益(96年12月31日)


文/張意如


  融合教育的實行,使得安置於普通班的身心障礙學生障礙程度越來越重、學生障礙類別的個別差異也愈大,而身心障礙類型最多的身體瘦弱病童,安置於普通班的機率也愈高。
 
  學者盧臺華(民96)參與臺北縣市地區的鑑定安置會議發現,身體病弱學生的數量有逐年增加趨勢,其中又以白血病的兒童癌症最多,讓人不由得深思這些孩子歷經病痛之苦,回歸學校體系,其學習、生活的適應狀況與問題。
 
  謝玉林醫師指出,白血病是兒童期出現率最高的癌症,雖然白血病的真正致病原因仍不清楚,但有些誘因與之有關,包括環境因素、遺傳、病毒及免疫因素等。
 
  小兒白血病治療分為三個階段:
 
  1.引導緩解期:利用抗癌藥殺死癌細胞,約四至六週骨髓內癌細胞降至百分之五以下,稱之緩解期。
 
  2.鞏固期:換其他抗癌藥物,殺死隱藏在體內的癌細胞。
 
  3.維持期:持續一至兩年半的抗癌藥物治療,將體內所有隱藏的癌細胞殺死,使其不再復發。
 
  白血病學童通常於維持期血球穩定階段或治療階段結束後,回歸學校繼續就學,此時病童的外觀雖與一般學童無異,但仍飽受疾病威脅性命。其後續的治療與病癒的追蹤仍須謹慎照顧。
 
  治療期間,歷經手術、藥物治療,及對醫院的恐懼、陌生,都會引起病童對事物的想法、情緒的控制及心理適應上產生改變。且病童須接受隔離治療,與同儕及師長間的互動減少,而同儕及師長間的支持,卻是病童將來回歸適應學校生活及學業學習上極重要的力量。因此,病童返校就學的問題應予以關切與注意。
 
  以下就筆者照顧小女,其返回學校就學過程曾經遭受的困境,提出學校體系能協助的事項:
 
  一、病童於治療期返回校園時,因治療引起毛髮脫落、體重上升、住院缺席,或因疾病造成學習障礙,父母應與老師及相關人員溝通,使老師、同儕對疾病有所了解,增加對病童的接受度,減少病童負面的情緒,提升自信心。
 
  二、接受化療過程中,須隔離接受治療以避免感染,常見病童戴口罩上學,卻被誤認為有傳染之虞;事實上,是因患童免疫力低下,為預防遭周遭不明病菌或病毒感染才戴口罩。
 
  三、病童因生病,造成家庭生活方式、接受教育的方式等外在環境,以及師長、朋友間的關係所產生的變化,都會直接造成生活及心理衝擊,所以,了解白血病學童的身心狀況,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必要的。
 
  四、在校建立病童、導師、輔導老師及學校護理人員,形成團隊間的持續性照顧模式,使病童治療的醫院與學校間搭起轉介的橋梁。例如在小一階段須全面接種口服小兒麻痺疫苗,此時病童抵抗力弱,不宜接種,也不宜與接種學童接觸,家長、導師與校護應互相提醒與支援,減少不必要狀況發生。
 
  五、學校衛生教育中提供有關白血病的正確資訊,讓師生可經由設計的衛教單元或媒體運用,對疾病有正確了解,減少因無知產生的誤解,以降低因疾病遭同學排斥的負面同儕關係;並提供在校的照顧注意事項,讓老師、同學了解並配合。
 
  在小女就醫期間,見到醫院醫療團隊的專業與認真;反觀特殊教育的專業團隊似乎仍定位不明,執行任務不清,甚至有人手不足的窘境,令人擔憂特殊教育的品質與成效。
 
  白血病童並非身心障礙學生,未被特殊教育法所保障,醫界也表明大部分病童雖可達「治癒」目標,但仍會殘留內隱的後遺症,可能是鈷六十的放射線治療造成智力減退或長不高;抗癌藥物造成肌肉或神經系統的病變,如肌肉無力、痠痛、平衡失控、動作遲緩等;甚至影響腎臟、心臟功能的正常運作。

  學校生活是病童生活及學習完成人生發展階段任務,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我們期待孩子不再受病痛折磨,能聽見孩子愉悅的琅琅讀書聲,能看到孩子臉龐洋溢著快樂的笑容,能安心、安全且無憂的在學校接受教育。


 


▒ 轉貼文章 - 取自國語日報特教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mei2 的頭像
    limei2

    蟹之居(天使的悲歌)

    limei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