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■特殊生作業調整策略(97年1月28日)


文/林桂如


  日前小依的父親與我討論關於小依無法理解作業內容,因而由他代筆完成,然而,英語科任老師發現後,卻當面責備小依的事,家長認為這樣的處罰已造成孩子心中的陰霾,無法認同該科任教師的作法。
 
  小依是四年級的輕度智障學生,主要在普通班中接受教育,部分課程接受抽離式的資源班服務。然而,資源班課程多著重國語、數學、社交技能等,無法針對其他科目,像英語、自然與生活科技等進行補救教學,但智能障礙孩子在學習上的認知困難,卻常是跨科目存在的,因此,許多家長為擔心孩子受到處罰,又無力教導之際,遂為孩子代筆完成作業。
 
  在融合安置的環境中,家長與教師對於回家作業的不同認知,往往是許多衝突的開始,然而,許多身心障礙學生在完成回家功課上確實有困難,因此,普通班教師在指派作業時,應考量的因素如下:
 
  1.回家功課的種類:主要為複習教導過的內容。
 
  2.由老師指導活動:讓學生開始寫功課,以及清楚表達教師對他(她)完成功課的期待。
 
  3.結果:明確規範完成功課與否的結果。
 
  4.調整:調整功課,例如:調整作業的多寡、改變評分標準等。
 
  5.與家長溝通回家功課的議題,例如:希望家長在作業上簽名。
 
  國外研究指出,在調整身心障礙學生作業方面,最受歡迎的是,教師提供額外的協助、同儕協助、同學經常的提醒功課,以及允許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作業。而最不受歡迎的調整作業的方式,則是教師對作業要求改變,例如調整繳交日期、給較少的作業、評分寬鬆及給予加分作業。
 
  教師透過有效的策略運用,針對孩子需求作適當的作業調整有其必要性,然而,並非只是表面上功課分量減少,更應是實質的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完成作業的相關支持,以減少因作業問題造成親師衝突的可能性。


 


▒ 轉載文章ー 取自國語日報特教版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mei2 的頭像
    limei2

    蟹之居(天使的悲歌)

    limei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