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療育課程設計─藝術治療融入特教美術教學(三之一)(97年2月4日)

文/陳麗婷 


  身心障礙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常因無法順利學習與發展,周遭的人可能會不自覺給予太多的協助或糾正;加上不一定能夠得到適當的支持環境,所受到的挫折、困難與限制形成的心理狀態與衍生的情緒,值得關注。尤其重度、極重度的孩子,難以用口語表達自身感受,除了各項認知學習及復健訓練外,心理衛生的需求更值得我們重視。

  因此在特殊教育中,筆者認為,藝術治療就如同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,以及語言治療等跨專業領域,相當適合運用在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身上。
 
  個人服務於招收重度、極重度身心障礙學生的特殊教育學校,近四年來,學校邀請三位藝術治療師進入校園,以不同的形式融入教學,進行為期六週到一學年不等的藝術創作活動,提供學生在學校體系中難得的資源。
 
  在此,筆者分享以特教教師的角色,參與藝術治療融入特殊教育美術教學的一些心得,提供教師參考。

  重視身心發展階段
 
  特殊需求孩子內外在身心發展的差異非常大,高職部同學或許長得人高馬大,心智年齡卻可能像四五歲的孩子。這時我們在創作活動中,可以透過學生的繪畫表現,對其心智發展階段做基本判斷。掌握學生的內在起點後,協助學生在這個起點更向前跨步,除了期待能連帶刺激其認知發展外,也讓創作更具豐富性與表達性,進而增加自信心。
 
  以高職部學生小褔為例,剛開始常常畫出一些雜亂短促、線條品質較弱的線條,但在引導後,發現他很快可以進步到畫圓圈。從小圓圈進展到大圓圈,沒有語言能力的他還會用手指向班上某位同學或老師,然後在畫面上畫下一個個圓圈,樂在其中。

  小褔明顯的從不規則塗鴉進步到具有表達意義的命名塗鴉,雖然一學期下來,或許是能力的限制,他進展到畫出接近方形的形狀(比畫圓更進一步的發展階段)就顯得十分吃力,但不難看出他從自己小小的進步中,體驗到創作的樂趣與自信。



  視個案的需求定創作主題
 
  藝術創作可讓情緒與感覺宣泄,創作過程中的自發與自控有助於情緒的緩和,因此老師在設計活動主題方面,有時除了因應一般教學單元(如節慶應景課程、生活認知學習課程、實用性裝飾課程等)而設計,亦可依據學生的心理狀態與需求帶領特定主題,以主題誘發學生對特定議題的思考。
 
  例如,藝術治療師曾帶領我們進行「我的家人」、「動物面具」、「我的學校」等單元;若老師在教學安排上有足夠彈性,甚至可以穿插、保留些時間,讓同學進行自發性的創作,會發現孩子們不同的表達模式。

  媒材的魔力
 
  藝術治療也引導我們重新看待各種媒材在藝術創作中的角色。從學生實際使用不同媒材時的反應,可觀察出創作媒材不只能營造不同的視覺效果,還影響學生的情緒、行為與心理。各項媒材有不同的性格、感情和使命,各自在創作中發聲,與孩子對話。

  例如:細細的沙子除了是製作沙畫的好材料,手部功能較弱的孩子也能參與創作。沙子豐富的觸感,對情緒困擾的孩子也有莫名的吸引力,對觸覺敏感的孩子更充滿感官刺激;而各色飽滿的豆子,不知不覺帶出孩子的生命力與觀察力;黏滑的手指膏對孩子的觸覺經驗也是一大挑戰,並可能牽引出內在的情緒;甚至連一張紙的厚薄、大小、顏色深淺,都會牽動孩子的表達能量與投入程度。

  在藝術的治療研究中,各種媒材在創作歷程中展現了不同層面的影響,老師可視學生的需求與目標提供適當媒材。但這也提醒特教老師,在使用媒材時,應有更多的覺察與調整,也應細心觀察孩子使用媒材當下與之後的情緒狀態。


 


 


▒ 轉載文章ー 取自國語日報特教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mei2 的頭像
    limei2

    蟹之居(天使的悲歌)

    limei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