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身障者的終身學習(96年12月3日)
文/王昱傑
在資訊日新月異的今日,「終身學習」已是全球趨勢,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,終身學習更是重要,不但是生活調劑,也讓他們有機會發揮能力,更有助於穩定情緒。
由於一般單位開設的終身學習課程,並不大適合身心障礙者參與,目前身心障礙者的終身學習課程,主要是由特教學校開辦,但特教學校礙於人力限制,較難在假日開辦課程,未來仍待突破。
終身學習課程 豐富身心障礙者生活
臺北市文山特教學校校長張靜玉表示,有的身心障礙者不像一般人,下班後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,他們很可能每天自公司下班後,就是坐在電視機前面,眼睛直盯著電視看一整晚。這時候,便需要終身學習課程提供他們學習機會,培養各種興趣,像是唱歌、繪畫等,讓他們更懂得過生活。
除此之外,以智能障礙者為例,認知能力雖然較差,但有的人有與生俱來的美感及音感,透過終身學習課程,還有機會讓他們發揮這方面的能力。另外,身心障礙者學習藝術類課程,更有助於舒緩情緒,改善其情緒不穩的情形。
身心障礙者參與終身學習課程有許多優點,不過,現今許多單位開辦的終身學習課程,例如社區大學,或是藉由不同媒介,如電視、網路進行的終身學習模式,卻不適合身心障礙者參與。
其主要原因在於課程無法針對身心障礙者需求設計,師資也不了解如何教導身心障礙者。像是教導自閉症者時,因為自閉症者會依照一定規矩做事,但學習卻是一件打破他設定規矩的事,所以教師必須先了解每名自閉症者可以調整的程度,再因材施教。
也有的身心障礙者情緒反應直接,如果參加一般終身學習課程,遇到教師採用適合一般大眾的教法時,身心障礙者很可能會覺得無聊,而開始在課堂上發出聲音,或是走來走去,影響上課品質。還有情緒障礙者,挫折容忍度較低,如果教師教的項目太難,反而會使他不想學習。
不同障別所須注意的地方不同,即使是同一種障別,每個人狀況也不同,都需要上課的教師仔細考量,規畫合適課程,因此,針對一般大眾規畫的終身學習課程內容,以及五六十人一班的學習環境,並不適合身心障礙者。至於教導身心障礙者的師資,也須以具有特教背景者較能夠勝任。當然,上課環境還須是無障礙空間,以及適合身心障礙者的設備才行。
特教學校開辦學習課程 課程豐富多樣
由於上述因素,目前身心障礙者可以參加的終身學習課程,主要是由特教學校開辦,除了設備環境適合身心障礙者,也了解身心障礙者的需求。
目前包括啟明、啟聰、啟智、文山特教等均有開設成人教育班,內容以休閒類為主,像是畫畫、游泳、球類運動、直排輪等,訓練生活技能的課程多在晚間上課,例如上網、烹飪等。為照顧每個學生需求,通常一班由一名教師帶領五六名學生。
不同於一般終身學習課程,特教學校開辦的成人教育課程,上課時間多在白天,配合學生工作時間(例如,以視障者為例,主要從事的按摩工作時間以晚上為主);另一方面就是考慮到晚上開課,能夠參加的人數不多。
這是因為許多身心障礙者往往需要家長陪同上課,但家長照顧孩子一整天,很難再有力氣陪孩子一起上課。至於可以自行上課者,也因為能力較好,通常白天都有工作,到了晚上需要休息,同樣無法參與課程,使得目前各校所提供的白天上課的終身學習課程,無法服務到更多身心障礙者。
師資及上課時間 困擾開辦學校
有鑑於此,目前文山特教學校考慮在假日開辦終身學習課程。不過,假日上課需要配合事情不少,例如,學校開放後的安全管理,需要由保全擔任;學生進入校園後的人身安全照顧,也需要校護協助,這些問題都還需要研議,才有可能在假日開辦終身學習課程。
另外,特教學校開辦終身學習課程,其實也面臨師資問題。因為校內教師平日照顧班上學生,已經耗費許多心力,很難再抽出時間進行終身學習課程,如果未來在假日開辦,又要求教師參與,對教師來說十分辛苦。所以,目前大部分都是聘請外界具有特教背景,又具有才藝教學經驗者擔任。由於條件的限制,有時要找到合適人選,並不大容易。
▒ 轉貼文章 - 取自於國語日報特教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