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記憶策略在特殊教育的應用(97年7月21日)
文/邵慧綺
「記憶」對生活的重要性無庸置疑,更是一切學習的基礎。許多身心障礙學生,尤其是認知性障礙者(如:智障、學障等),通常都有記憶方面的問題,而記憶能力的缺陷往往也會影響其學習成效。
一般而言,智障學生在記憶方面的能力有下列特徵,包括短期記憶較弱,長期記憶與一般人無異;不善使用策略以幫助記憶,而學障學生的記憶缺陷通常有:感覺記憶有缺陷;短期記憶較差;工作記憶較弱;不善使用策略幫助記憶;長期記憶與一般人無異等特徵。
認知心理學家主張,教導學習策略可促進教學效果,而記憶策略便是學習策略中相當受重視的部分。記憶策略一般可分為三大類型:(一)複誦策略:如反覆背誦、抄寫法等;(二)組織策略:如記憶塊、歸類法、分層體系、大綱法等;(三)精進策略:如心像法、聯想法、故事法、首字法、詩歌韻文法、諧音轉換法、位置法、關鍵字法、字鉤法等。
許多研究支持使用記憶策略確實能增進記憶,記憶策略也是可訓練和指導的,而記憶策略運用到特殊兒童的教育上,也普遍獲得效果。因此,如何因應身心障礙學生的記憶特質做適當的介入,及教導學習者改進及使用記憶策略,發揮最大潛能,為教育上富挑戰性的課題之一。以下提出記憶策略對特殊教育教學的啟示:
●提供適當的訓練與練習
儘管記憶策略可幫助增進記憶,但並非每個人都會使用策略,原因在於缺乏策略訓練。因此,為使學生善用記憶策略,提供適當的記憶策略訓練(含策略說明與應用練習)是必要的。
●因應學生特質提供個別化教學
在學習的過程中,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記憶策略提升記憶能力,而指導時應考慮學生能力、發展情況、教材內容、障礙類別、發展階段、年齡等,選用適合學生的記憶策略來指導,較能達到效果。
●善用增強
當學生已注意應注意的刺激,或使用記憶策略幫助記憶時,皆應即時予以增強。因此,除了教導策略的使用外,也應善用增強的方式,以加強學生使用記憶策略的頻率。
●結合注意力訓練
針對特殊學生的教學,經由加強注意力以促進記憶力,是相當重要的一環,因此,除了運用記憶策略,同時也要訓練其集中注意力、觀察學習材料的特性等方式來幫助學習效果。
●以外在線索輔助學習
記憶教學可透過外在線索輔助學習,即對於視覺性的材料,利用畫線或空間上的分隔等外在線索等來提醒注意和記憶;另外,教師對於教材選擇或編寫,必須明白標示主題關鍵詞和標點符號,使學生能儘速掌握文章中的主要概念。
●刪去不必要的訊息
呈現教材時須將無關緊要的訊息去掉,以免學生分心,增加學習者的記憶負擔,對於學習成效反而有害,故應儘量避免使兒童同時記憶很多不同的訊息。
●了解學生使用策略的情形
當教師在指導學生運用記憶策略前,應先了解學生運用策略的情形,以及已會運用哪些策略輔助學習等問題,然後,再指導適合學生發展階段的學習策略,這樣或許容易達到教學目標。
●與其他學習策略結合
記憶策略外,學習策略尚有閱讀理解策略、問題解決策略等,因此,除記憶策略外,幫助學生具備運用其他學習策略的能力,是應積極推行的方向。
當教育者愈了解學生的記憶能力與缺陷,則愈有可能針對學生不同的能力與需求,設計適用的教學方案,此即所謂的「對症下藥」。教師在從事實際教學時,更應考量學生的個別差異,以及學習指導的整體性,俾能全面性的指導特殊學生成功的學習。
◎ 文章轉載自 國語日報特教版
留言列表